珞珈人物 | 张昌平:致力青铜文化,探究长江文明
张昌平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现任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青铜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著有《曾国青铜器研究》,《方国的青铜与文化》,《商周时期南方青铜器研究》,《吉金类系》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
01
负笈燕园,初涉考古
1982年,张昌平考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两年后在山西曲沃的天马—曲村西周时期晋国遗址参加田野考古实习,由此激发了他对商周考古的浓厚兴趣,其后他关于这一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论文《试论二里冈文化的分期及相关问题》,得到了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先生的高度评价。
本科毕业之后,张昌平被分配至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在其后的十余年间,他在湖北襄阳、宜城一带围绕楚文化研究开展了大量田野考古工作,由此开启了他的楚文化研究。他在《楚鬲研究》、《早期楚文化中心区域的考古学观察》等文中,尝试对早期楚文化研究进行新方法与路径的探索,体现出一个青年考古学家在学术创新上的自觉。与此同时,他还开始系统调查、整理随州至枣阳一带的曾国青铜器,并试图从考古学的角度破解困扰学界已久的“曾国之谜”。
图为2018年张昌平为国家领导人讲解荆楚文化
02
访学海外,醉心青铜
2000年,张昌平借“孔子时代的音乐”(湖北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合办)展览的学术访问之便,参观美国国家美术馆系列的弗利尔美术馆和赛克勒美术馆。他当时被这两家博物馆收藏中国青铜器的丰富和精美深深震撼,同时也领略到西方学者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细致与深入。这次访问经历,也让张昌平意识到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在学术视野上不能局限于中国。2002年,凭借此前深厚的学术积累和成果,张昌平获得了美国国家艺术馆高级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的资助,开始对北美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展开系统研究。此后,他又多次受邀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芝加哥大学,以及日本东京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访问,得以长时间在欧美、日本等地寻访观摩海外中国青铜器。2020年,相关研究成果以《吉金类系—海外及港台地区收藏的中国青铜器研究》之名结集出版。
青铜器是夏商周礼制社会的物化代表,张昌平基于考古学理论,结合铸造、艺术史等不同学科方法,从多个视角讨论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展机制,提出生产技术和社会需求是制约青铜器发展的内在因素。张昌平在青铜器研究领域形成了系列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引导了研究方法和认识上的新方向。
图为2019年张昌平在驻日大使馆讲解追索的曾伯克父青铜器
03
扎根田野,实践育人
2009年,已经担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张昌平,从行政管理工作中抽身,进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全身心地投入到考古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13年,武汉市启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大遗址保护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工作。此时作为国内知名考古学者的张昌平,开始担任盘龙城考古工作项目领队,建立武汉大学盘龙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基地,带领武汉大学师生对这座夏商时期的大型城址开展持续多年的考古工作。近十年以来,盘龙城遗址考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团队在《考古》《考古学报》《江汉考古》等权威与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近40篇学术论文。同时,武汉大学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合作,联合国内多家考古文博机构,组建盘龙城遗址中美联合考古队。盘龙城田野考古工作也在考古行业和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声誉,国家与省级文物主管部门连续多年批准工作项目,《人民日报》专文总结盘龙城考古收获和社会价值,中央人民政府网报道了中美学者在盘龙城联合考古,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也体现出考古学的中国气派。盘龙城遗址考古工作基地还培养了一大批田野考古工作人才。近五年来,张昌平培养的硕士生中有2名获得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学位,3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高校任教,指导研究生出版专著1部、获社科基金项目1项、发表C刊级别论文23篇。
图为2013 年张昌平作为特聘专家在美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艺术品研究”博士培训班讲课
04
古为今用,服务社会
在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张昌平也努力运用考古成果,向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018年,张昌平曾先后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讲解荆楚文化。2019年,他作为国家文物局特邀专家赴日本成功追索流散海外的曾伯克父青铜器群。2018-2020年,张昌平还作为主讲嘉宾为中央电视台《考古公开课》《考古进行时》《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不同频道节目介绍盘龙城考古。与此同时,他做内容设计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常设展览《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获得了2019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等殊荣。
张昌平认为“越来越多的考古学研究揭示出,我们中华文明从早期的精神状态到物质文明,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文化体系。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当今复杂的世界格局而言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他也将继续培养年轻人的考古热忱,提升国际学术合作平台的合力,携手团队结合不同学科,针对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等重大学术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系统研究。
图为2020年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探秘盘龙城》节目
往期回顾
珞珈人物 |刘攀:锚定立德树人方向,厚植教书育人根基
珞珈人物 | 武大李佃来:身在书斋立足实践构建“中国哲学”
珞珈人物 | “5G青年”薛龙建:科学研究要不断突破、超越、做NO.1
编辑:李卓 钟焯
审核:徐干城
审核发布:付磊